海口市龙华区举全区之力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为市场添活力

http://finance.hainan.net    2020年11月11日     来源:椰网

  (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王辉特约记者刘伟摄影报道)信息时代,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同样需要借力科技元素,需要搭车创新应用,在这一点上,海口市龙华区给出了出色的答案。

  海口市龙华区按照海口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助信息化技术结合移动互联网手段,对项目业主单位实行的“红、黄、蓝”三色挂牌管理的PC端及钉钉App,其中绿牌为按计划节点顺利进行、黄牌为滞后提醒、红牌为严重滞后警告。在这个系统上,除了可以实现项目即时查询、管理、督办、统计、考核全流程服务管理外,也为项目业主单位和企业提供了快速的反映渠道,真正做到了“不见面审批”。

  举全区之力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10月19日下午,在全区上下全力应对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个大考”的关键时期,海口市龙华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创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自贸港建设”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省市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对标先进、找准差距、比学赶超,举全区之力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在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扛起龙华担当。

  据介绍,一直以来,龙华区的营商环境工作可以说是走在省市前列。今年初,龙华区召开了区委全会,提出要抓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人才培养“三篇文章”,并且率先启动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方案,也取得了很多成效。龙华区推出了131个容缺后补事项和37个承诺审批事项,使审批效率明显提速。同时,还推出37项主题一件事服务和40个“秒批”事项、整合服务+即办即结,让企业和群众来龙华办事更方便。

  龙华区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再次召开“创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自贸港建设大会”,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部署要求,围绕年初优化营商环境年目标任务,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再加压鼓劲,聚焦海南自贸港政策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要求,突出龙华特色,做强龙华品牌,让海南自贸港政策在龙华落地生根。

  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迈进

  “真是多亏了龙华区的项目建设‘三色’管控系统,顺利解决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日前,海口碧桂园公园上城项目开发部经理任广峰在手机上动了动手指,便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项目明年交付,但周边市政规划路迟迟没建好,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建成后业主出行也会受到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任广峰将难题通过系统反映给相关部门,没想到立刻得到反馈,龙华区领导带队第一时间到现场予以解决。通过“三色”管理系统,龙华区将全区421个项目全部录入系统进行动态化跟踪管理,项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可实时掌握项目最新情况。

  与此同时,系统解决了层级过多导致问题类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确保问题早上报、早处置。“在‘双向直通车’机制中,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可直接向区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提交问题,系统在手机端发出实时提醒。”龙华区政府负责人透露,区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可直接通过系统下达指令、跟踪督办,对填报信息不即时、问题跟踪不及时、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予以约谈问责,并通报批评,督促落实整改。

  截至目前,龙华区今年已顺利新开工项目85个。“下一步将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督促各项目业主和代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全力冲刺第四季度,以良好的成绩助推经济发展。”龙华区政府负责人表示。

  “秒批”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为“秒批”点赞已经成为众多龙华人的日常。9月16日下午3时许,梁丽菁来到龙华区政务服务大厅,在提交《举办商业、公益性宣传活动临时占用道路或公共场所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申报审批服务表》、效果图、营业执照等材料,并就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做好预防传染病和公众健康保障工作等方面进行承诺后,当场便拿到了《海口市临时户外设置点和临时公益宣传点许可证》。

  “我们商场为了响应海口乐购嘉年华活动,将在国庆期间举办惠民互动体验促销活动。”梁丽菁说,此前每逢节假日,商场都会举办一些商业活动并进行报批,“过去需要提前好几天递交材料,经过层层环节才能拿到许可证。”此次办事体验,让梁丽菁感受到了“秒批”带来的便捷。

  龙华区的“秒批”服务极大提升了城市营商环境竞争力。从长远看,“秒批”最终将改变整个政府治理框架结构,是政务服务的最高标准。

  “不少商场受疫情影响巨大,为了回应企业诉求,我们在节日前夕推出了这项服务。”龙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规划审批室主任陈兴介绍,过去,申请人递交材料后,要经过初审、踏勘、复核、决定等一系列人工审批环节,需要耗上几天时间。现在这些环节全部取消,通过采取“承诺制”,审批效率大大提高。

  轻审批的同时需要重监管。“‘秒批’的同时,结果会直接推送到龙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由他们进行后续监管。”陈兴告诉记者。

  “我们推出了131个容缺后补事项和37个承诺审批事项,使审批效率明显提速;同时还推出37项主题一件事服务和40个‘秒批’事项、整合服务+即办即结,让企业和群众来龙华办事更方便。”龙华区政府负责人表示。

  据悉,龙华区目前梳理可实现“秒批”的政务服务事项61项,38项已经落地。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业务为例,从原承诺时限5个工作日到如今审批和出证只需4秒,可线上申报、即办即得。今年底,剩余的放射诊疗、文艺表演团体等23项“秒批”业务将全部上线,实现“秒批”事项100%落地。

  “零见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不跑腿”

  少见面、零见面、不见面,已经逐渐成为了龙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词。其实,网上办、掌上办的背后是窗口人员的线上服务、线下办理;“零见面”“不跑腿”的背后,是多部门流程再造、让数据跑起来的精诚合作。所有营商环境改革的尝试,都是为了给市场主体添活力,给人民群众增便利,也正是这些积极的实践,不断推动着龙华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在便民服务方面,龙华区推广“不见面”服务,让243个事项全部实现“网上”“掌上”不见面审批;将便民服务“阵地”前移,在复兴城、滨海国际等产业聚集区设立24小时自助区;加大力度与省市技术部门对接,共享数据、优化系统,做优“龙易办”微信公众号,提升网上办件量,实现群众和企业“一次都不用跑”;推行就近办和“家门口”服务,目前已将47个事项下放镇街,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可到就近镇街村居申报办理,实现就近能办、少跑快办。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让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更加顺利,截至目前,龙华区今年顺利新开工项目达85个。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督促各项目业主和代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力促第四季度一批新项目再开工,全年项目建设再提升,全力冲刺第四季度,以良好的成绩共同助推经济向前发展。”海口市龙华区政府负责人说道。

频道推荐

一周热点排行